为什么会有跨域的问题?
为了保证用户信息的安全,所有的浏览器都遵循同源策略,那什么情况下算同源呢?同源策略又是什么呢? 记住:协议、域名、端口号完全相同时,才是同源
可以参考 Web安全 - 浏览器的同源策略
在同源策略下,会有以下限制:
无法获取非同源的 Cookie、LocalStorage、SessionStorage 等
无法获取非同源的 dom
无法向非同源的服务器发送 ajax 请求
但是我们又经常会遇到前后端分离,不在同一个域名下,需要ajax请求数据的情况。那我们就要规避这种限制。 可以在网上搜到很多解决跨域的方法,有些方法比较古老了,现在项目中用的比较多的是 jsonp 和 CORS(跨域资源共享),这篇主要讲 CORS 的原理和具体实践。
CORS 跨域原理
CORS 跨域的原理实际上是浏览器与服务器通过一些 HTTP 协议头来做一些约定和限制。可以查看 HTTP-访问控制(CORS)
与跨域相关的协议头
请求头 | 说明 |
---|---|
Origin | 表明预检请求或实际请求的源站URL,不管是否跨域ORIGIN字段总是被发送 |
Access-Control-Request-Method | 将实际请求所使用的HTTP方法告诉服务器 |
Access-Control-Request-Headers | 将实际请求所携带的首部字段告诉服务器 |
响应头 | 说明 |
Access-Control-Allow-Origin | 指定允许访问该资源的外域URI,对于携带身份凭证的请求不可使用通配符 |
Access-Control-Expose-Headers | 指定XMLHttpRequest的getResponseHeader可以访问的响应头 |
Access-Control-Max-Age | 指定preflight请求的结果能够被缓存多久 |
Access-Control-Allow-Credentials | 是否允许浏览器读取response的内容;当 |
Access-Control-Allow-Methods | 指定实际请求所允许使用的HTTP方法 |
Access-Control-Allow-Headers | 指定实际请求中允许携带的首部字段 |
代码实例
这里写了个 demo,一步步来分析。目录如下:
1 | . |
Client:前端,简单的ajax请求
在client文件夹下,启动静态服务器,前端页面通过http://localhost:8000/index.html访问:
1 | anywhere -h localhost -p 8000 |
Server: java项目,SpringMVC
在 IntelliJ IDEA 中本地启动 tomcat,设置host: http://localhost:8080/,服务端数据通过http://localhost:8080/server/cors请求。
这里前端和后端因为端口号不同,存在跨域限制,下面通过 CORS 来解决因为跨域无法通过ajax请求数据的问题。
没有允许跨域的情况
这种情况就是前端什么都不做,服务端也什么都不做。
Client: 请求成功后,将数据显示在页面上
1 | new Request().send('http://localhost:8080/server/cors',{ |
Server:
1 |
|
在浏览器地址栏输入http://localhost:8080/server/cors
直接请求服务端,可以看到返回结果: ‘SUCCESS’
在浏览器地址栏输入http://localhost:8000/index.html
,从不同域的网页中向 Server 发送 ajax 请求。可以看到几个方面:
从 network 可以看到,请求返回正常。
但 Response 中没有内容,显示 Failed to load response data
。
并且控制台报错:
总结:
- 浏览器请求是发出去了的,服务端也会正确返回,但是我们拿不到response的内容
- 浏览器控制台会报错提示可以怎么做,而且提示的很明白: xhr不能请求
http://localhost:8080/server/cors
,请求资源的响应头中没有设置Access-Control-Allow-Origin,Origin:http://localhost:8000
是不允许跨域请求的。
那下一步,我们要在服务端响应跨域请求时,设置响应头: Access-Control-Allow-Origin
设置 Access-Control-Allow-Origin 允许跨域
先说明为什么要设置 Access-Control-Allow-Origin,可以把 Access-Control-Allow-Origin 当作一个指令,服务端设置 Access-Control-Allow-Origin 就是告诉浏览器允许向服务端请求资源的域名,浏览器通过 Response 中的 Access-Control-Allow-Origin 就可以知道能不能把数据吐出来。
官方解释是这样的: Access-Control-Allow-Origin 响应头指定了该响应的资源是否被允许与给定的 origin 共享。
Access-Control-Allow-Origin可以设置的值有:
1 | Access-Control-Allow-Origin: * |
那在java服务端给响应头设置 Access-Control-Allow-Origin 可以这么做:
1、添加一个过滤器
1 | public class CrossDomainFilter implements Filter{ |
2、然后在web.xml文件中添加过滤器配置:
1 | <filter> |
3、然后重新启动tomcat,client重新发送请求http://localhost:8000/index.html
可以看到我们能够拿到返回结果了,响应头中有我们在服务端设置的Access-Control-Allow-Origin: http://localhost:8000
,这个应该跟请求头中的origin一致,或者设置Access-Control-Allow-Origin:*也是可以的,这就允许任何网站来访问资源了(前提是不带凭证信息,这个后面讲)
以上就是允许一个简单的跨域请求的做法,只需要服务端设置响应头Access-Control-Allow-Origin。
简单请求与预检请求
上面讲述了一个简单请求通过在服务端设置响应头 Access-Control-Allow-Origin 就可以完成跨域请求。
那怎样的请求算是一个简单请求?与简单请求相对应的是什么样的请求呢?解决跨域的方式又有什么不一样呢?
符合以下条件的可视为简单请求:
1、使用下列 HTTP 方法之一
1 | - GET |
2、并且请求头中只有下面这些
1 | - Accept |
不满足上述要求的在发送正式请求前都要先发送一个预检请求,预检请求以 OPTIONS 方法发送,浏览器通过请求方法和请求头能够判断是否发送预检请求。
比如 Client 发送如下请求:
1 | new Request().send('http://localhost:8080/server/options',{ |
Server 端处理请求的 controller:
1 |
|
因为请求时,请求头中塞入了 header,’Content-Type’: ‘application/json’。根据前面讲述的可以知道,浏览器会以 OPTIONS 方法发出一个预检请求,浏览器会在请求头中加入:
1 | Access-Control-Request-Headers:content-type |
这个预检请求的作用在这里就是告诉服务器:我会在后面请求的请求头中以 POST 方法发送数据类型是application/json 的请求,询问服务器是否允许。
在这里服务器还没有做任何允许这种请求的设置,所以浏览器控制台报错:
也清楚的说明了出错的原因: 服务端在预检请求的响应中没有告诉浏览器允许协议头 Content-Type,即服务端需要设置响应头 Access-Control-Allow-Headers,允许浏览器发送带 Content-Type 的请求。
Server端过滤器中添加Access-Control-Allow-Headers:
1 | public class CrossDomainFilter implements Filter{ |
可以看到请求成功
再来看请求的具体信息,第一次以 OPTIONS 方法发送预检请求,浏览器设置请求头:
1 | Access-Control-Request-Headers:content-type //请求中加入的请求头 |
服务端设置响应头:
1 | Access-Control-Allow-Headers:Content-Type //允许的header |
也可以设置 Access-Control-Allow-Methods 来限制客户端的的请求方法。
这样预检请求成功了,浏览器会发出第二个请求,这是真正请求数据的请求:
可以看到 POST 请求成功了,第二次请求头中没有设置 Access-Control-Request-Headers 和 Access-Control-Request-Method。
但是这里有个问题,需要预检请求时,浏览器会发出两次请求,一次 OPTIONS,一次 POST。两次都返回了数据。这样服务端如果逻辑复杂一些,比如去数据库查找数据,从 web 层、 service 到数据库这段逻辑就会走两遍,浏览器会两次拿到相同的数据,所以服务端的 filter 可以改一下,如果是 OPTIONS 请求,在设置完跨域请求响应头后就不走后面的逻辑直接返回。
1 | public class CrossDomainFilter implements Filter{ |
总结: **
- 对于POST请求设置响应头Content-Type为某些值、自定义请求头等情况,浏览器会先以OPTIONS方法发送一个预检请求,并设置相应的请求头。
- 服务端还是正常返回,但如果预检请求响应头中不设置相应的响应头,预检请求不通过,不会再发出第二次请求来获取数据。
- 服务端设置相应的响应头,浏览器会发出第二个请求,并将服务端返回的数据吐出,我们可以获得response的内容
带凭证信息的请求
还有一种情况我们经常遇到。浏览器在发送请求时需要给服务端发送 cookie,服务端根据 cookie 中的信息做一些身份验证等。
默认情况下,浏览器向不同域的发送 ajax 请求,不会携带发送 cookie 信息。
Client:
1 | var containerElem = document.getElementById('container') |
Server:
1 |
|
服务端收到请求,判断 cookie 中有没有 school,没有就添加 cookie.
可以看到响应头中有 Set-Cookie,再次请求时,如果是同源请求,浏览器会将 Set-Cookie 中的值放在请求头中,但是对于跨域请求,默认是不发送这个 Cookie 的。
如果要让浏览器发送 cookie,需要在 Client 设置 XMLHttpRequest 的 withCredentials 属性为 true。
Client:
1 | var containerElem = document.getElementById('container') |
现在浏览器在请求头中加入了 cookie 信息
但是服务端返回的数据没有在页面中展示,并且报错:
报错信息很明白: 当请求中包含凭证信息时,需要设置响应头 Access-Control-Allow-Credentials,是否带凭证信息是由 XMLHttpRequest的withCredentials 属性控制的。 ** 所以我们在 Server 端 filter 中加入这个响应头:
1 | public void doFilter(ServletRequest servletRequest, ServletResponse servletResponse, FilterChain filterChain) throws IOException, ServletException { |
现在浏览器知道响应头中 Access-Control-Allow-Credentials 为 true,就会把数据给吐出来了,我们能够从response 中拿到内容了。
那如果附带凭证信息并且有预检请求呢?如果有预检请求,并附带凭证信息( XMLHttpRequest 的withCredentials 设置为 true), 服务端需要设置 Access-Control-Allow-Credentials: true,否则浏览器不会发出第二次请求,并报错。
总结:
- 跨域请求时,浏览器默认不会发送cookie,需要设置XMLHttpRequest的withCredentials属性为true
- 浏览器设置XMLHttpRequest的withCredentials属性为true,表明要向服务端发送凭证信息(这里是cookie)。那么服务端就需要在响应头中添加Access-Control-Allow-Credentials为true。否则浏览器上有两种情况:
- 如果是简单请求,服务端结果吐出了,浏览器拿到了但就是不给吐出来,并报错。
- 如果是预检请求,同样我们拿不到返回结果,并报错提示预检请求不通过,不会再发第二次请求。
其他
cookie 的同源策略
另外就是设置了 XMLHttpRequest 的 withCredentials 属性为 true,浏览器发出去了,服务端还是拿不到 cookie的问题。
cookie 也遵循同源策略的,在设置 cookie 的时候可以发现除了键值对,还可以设置 cookie 的这些值:
如果获取不到 cookie,可以检查下 cookie 的 domain 和 path.
IE 上跨域访问没有权限
在跨域发送 ajax 请求时提示没有权限。 因为IE浏览器默认对跨域访问有限制。需要在浏览器设置中去除限制。 方法: 设置 > Internet 选项 > 安全 > 自定义级别 > 在设置中找到其他 - 在【其他】中将【通过域访问数据源】启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