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DDL
create 创建 alter 修改 drop 删除 truncate清空/截断 【事务自动提交】
1.1 创建表
常用创建
1 | 表名 练习: t_emp tb_emp tbl_emp |
1 | CREATE TABLE t_emp01( |
查看表结构
1 | DESC t_emp01; |
查看表创建语句
1 | SHOW CREATE TABLE t_emp01 ; |
CTAS语法创建表【没约束】
1 | CREATE TABLE emp10 AS SELECT * FROM emp WHERE deptno = 10; |
1.2 约束
主键 PK
非空+唯一
1 | CREATE TABLE t_emp02( |
1 | CREATE TABLE t_emp04( |
查看表约束
1 | -- 查询数据字典: |
外键 FK
参考完整性 可以为 NULL 给值 只能关联 另一个主键
1 | CREATE TABLE mydept AS SELECT * FROM dept ; |
非空
1 | CREATE TABLE t_emp05( |
唯一
1 | CREATE TABLE t_emp05( |
默认值
1 | CREATE TABLE t_emp05( |
自增长
1 | -- 历史遗留问题:ID 使用雪花算法 【通过程序控制】 |
1.3 修改表
注意: 权限问题 ?
修改表名
1 | ALTER TABLE t_emp08 RENAME TO tbl_emp08 ; |
修改字段名
1 | ALTER TABLE tbl_emp08 CHANGE NAME e_name VARCHAR(20); |
修改字段类型
1 | ALTER TABLE tbl_emp08 MODIFY e_name VARCHAR(80); |
添加字段
1 | ALTER TABLE tbl_emp08 ADD age INT ; |
删除字段
1 | ALTER TABLE tbl_emp08 DROP COLUMN sex ; |
1.4 删除表
1 | -- 最新的备份 最新的简历 |
1.5 清空表
1 | -- 1. 清空表中数据 表结构保留 DDL事务自动提交 不可回滚 速度快 自增长从1开始 |
DDL练习
1 | 1.创建一张表 student |
SQL面试题
面试题一(厦门)
1 | Table: (员工emp1) |
1 | -- 员工id 没有在 sext表出现过? |
面试题二(上海)
1 | 表一(AAA) |
1 | -- 期望结果: |
面试题三(上海)
1 | 人员情况表(employee)中字段包括,员工号(ID),姓名(name),年龄(age),文化程度(wh): |
1 | 查询结果集B:-- [行列转换] |
面试题四(福州)
1 | 四张表 |
面试题五(厦门)
1 | -- 8:00--12:00 为迟到, 12:00--18:00 为早退 |
2. DML
事务不自动提交
2.1 插入数据
所有字段插入
1 | INSERT INTO dept(deptno,dname,loc) VALUES (11,'dev','NJ') ; |
插入多条
1 | INSERT INTO dept(deptno,dname,loc) VALUES (13,'dev','NJ'),(14,'test','BJ') ; |
查询结果集插入
1 | -- CTAS 语法创建表 【同时拷贝数据 没有约束】 |
2.2 更新数据
1 | UPDATE myemp SET sal=sal*1.5 ,comm=500 WHERE empno =7788 ; |
2.3 删除数据
1 | DELETE FROM myemp WHERE empno = 7788 ; |
DML练习:
1 | -- 1.往 emp 表中插入 empno,ename,sal 数据(111,'1',1000)(222,'2',2000) |
3. 视图
view = 虚表 table = 基表 【1.数据安全性 2.简化查询】
- 简单:使用视图的用户完全不需要关心后面对应的表的结构、关联条件和筛选条件,对用户来说已经是过滤好的复合条件的结果集。
- 安全:使用视图的用户只能访问他们被允许查询的结果集,对表的权限管理并不能限制到某个行某个列,但是通过视图就可以简单的实现。
- 数据独立:一旦视图的结构确定了,可以屏蔽表结构变化对用户的影响,源表增加列对视图没有影响;源表修改列名,则可以通过修改视图来解决,不会造成对访问者的影响。
3.1 简单视图
增删改查 ==> 基表 增删改查
1 | -- 创建或替换视图 |
3.2 高级视图
只能查询 无法新增 删除 修改 【统计函数 ,多表数据】
1 | CREATE OR REPLACE VIEW v_emp10 |
视图练习
1 | -- 1.创建一个包含所有雇员的雇员编号、雇员名称、部门名称和薪金的视图 |
4.索引
4.1 优缺点/分类
1 | 优势 |
4.2 创建索引
1 | -- 创建索引 |
4.3 删除索引
1 | -- 删除索引 |
4.4 查看索引
1 | SHOW INDEX FROM dept ; |
4.5 索引设计原则
索引的设计可以遵循一些已有的原则,创建索引的时候请尽量考虑符合这些原则,便于提升索引的使用效率,更高效的使用索引。
- 对查询频次较高,且数据量比较大的表建立索引。
- 索引字段的选择,最佳候选列应当从where子句的条件中提取,如果where子句中的组合比较多,那么应当挑选最常用、过滤效果最好的列的组合。
- 使用唯一索引,区分度越高,使用索引的效率越高。
- 索引可以有效的提升查询数据的效率,但索引数量不是多多益善,索引越多,维护索引的代价自然也就水涨船高。对于插入、更新、删除等DML操作比较频繁的表来说,索引过多,会引入相当高的维护代价,降低DML操作的效率,增加相应操作的时间消耗。另外索引过多的话,MySQL也会犯选择困难病,虽然最终仍然会找到一个可用的索引,但无疑提高了选择的代价。
- 使用短索引,索引创建之后也是使用硬盘来存储的,因此提升索引访问的I/O效率,也可以提升总体的访问效率。假如构成索引的字段总长度比较短,那么在给定大小的存储块内可以存储更多的索引值,相应的可以有效的提升MySQL访问索引的I/O效率。
- 利用最左前缀,N个列组合而成的组合索引,那么相当于是创建了N个索引,如果查询时where子句中使用了组成该索引的前几个字段,那么这条查询SQL可以利用组合索引来提升查询效率。
1 | 创建复合索引: |
索引练习:
1 | -- 1. 在 emp 表的 ename 上创建一个索引 并查看执行计划? |
5. 存储过程
事先经过编译并存储在数据库中的一段 SQL 语句的集合,调用存储过程和函数可以简化应用开发人员的很多工作,减少数据在数据库和应用服务器之间的传输,对于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是有好处的。
5.1 创建存储过程
1 | CREATE PROCEDURE procedure_name ([proc_parameter[,...]]) |
示例 :
1 | delimiter $ |
DELIMITER
该关键字用来声明SQL语句的分隔符 , 告诉 MySQL 解释器,该段命令是否已经结束了,mysql是否可以执行了。默认情况下,delimiter是分号;。在命令行客户端中,如果有一行命令以分号结束,那么回车后,mysql将会执行该命令。
5.2 调用存储过程
1 | call procedure_name() ; |
5.3 查看存储过程
1 | -- 查询db_name数据库中的所有的存储过程 |
5.4 删除存储过程
1 | DROP PROCEDURE [IF EXISTS] sp_name ; |
5.5 语法
存储过程是可以编程的,意味着可以使用变量,表达式,控制结构 , 来完成比较复杂的功能。
变量
- DECLARE
通过 DECLARE 可以定义一个局部变量,该变量的作用范围只能在 BEGIN…END 块中。
1 | DECLARE var_name[,...] type [DEFAULT value] |
示例 :
1 | delimiter $ |
- SET
直接赋值使用 SET,可以赋常量或者赋表达式,具体语法如下:
1 | SET var_name = expr [, var_name = expr] ... |
示例 :
1 | DELIMITER $ |
也可以通过select … into 方式进行赋值操作 :
1 | DELIMITER $ |
if条件判断
语法结构 :
1 | if search_condition then statement_list |
需求:
1 | 根据定义的身高变量,判定当前身高的所属的身材类型 |
示例 :
1 | delimiter $ |
调用结果为 :
传递参数
语法格式 :
1 | create procedure procedure_name([in/out/inout] 参数名 参数类型) |
IN - 输入
需求 :
1 | 根据定义的身高变量,判定当前身高的所属的身材类型 |
示例 :
1 | delimiter $ |
OUT-输出
需求 :
1 | 根据传入的身高变量,获取当前身高的所属的身材类型 |
示例:
1 | create procedure pro_test5(in height int , out description varchar(100)) |
调用:
1 | call pro_test5(168, @description)$ |
@description : 这种变量要在变量名称前面加上“@”符号,叫做用户会话变量,代表整个会话过程他都是有作用的,这个类似于全局变量一样。
case结构
语法结构 :
1 | 方式一 : |
需求:
1 | 给定一个月份, 然后计算出所在的季度 |
示例 :
1 | delimiter $ |
while循环
语法结构:
1 | while search_condition do |
需求:
1 | 计算从1加到n的值 |
示例 :
1 | delimiter $ |
repeat结构
有条件的循环控制语句, 当满足条件的时候退出循环 。while 是满足条件才执行,repeat 是满足条件就退出循环。
语法结构 :
1 | REPEAT |
需求:
1 | 计算从1加到n的值 |
示例 :
1 | delimiter $ |
loop语句
LOOP 实现简单的循环,退出循环的条件需要使用其他的语句定义,通常可以使用 LEAVE 语句实现,具体语法如下:
1 | [begin_label:] LOOP |
如果不在 statement_list 中增加退出循环的语句,那么 LOOP 语句可以用来实现简单的死循环。
eave语句
用来从标注的流程构造中退出,通常和 BEGIN … END 或者循环一起使用。下面是一个使用 LOOP 和 LEAVE 的简单例子 , 退出循环:
1 | delimiter $ |
游标/光标
游标是用来存储查询结果集的数据类型 , 在存储过程和函数中可以使用光标对结果集进行循环的处理。光标的使用包括光标的声明、OPEN、FETCH 和 CLOSE,其语法分别如下。
声明光标:
1 | DECLARE cursor_name CURSOR FOR select_statement ; |
OPEN 光标:
1 | OPEN cursor_name ; |
FETCH 光标:
1 | FETCH cursor_name INTO var_name [, var_name] ... |
CLOSE 光标:
1 | CLOSE cursor_name ; |
示例 :
初始化脚本:
1 | create table emp( |
1 | -- 查询emp表中数据, 并逐行获取进行展示 |
通过循环结构 , 获取游标中的数据 :
1 | DELIMITER $ |
6.函数
语法结构:
1 | CREATE FUNCTION function_name([param type ... ]) |
案例 :
定义一个存储过程, 请求满足条件的总记录数 ;
1 |
|
调用:
1 | select count_city(1); |
7.触发器
介绍
触发器是与表有关的数据库对象,指在 insert/update/delete 之前或之后,触发并执行触发器中定义的SQL语句集合。触发器的这种特性可以协助应用在数据库端确保数据的完整性 , 日志记录 , 数据校验等操作 。
使用别名 OLD 和 NEW 来引用触发器中发生变化的记录内容,这与其他的数据库是相似的。现在触发器还只支持行级触发,不支持语句级触发。
触发器类型 | NEW 和 OLD的使用 |
---|---|
INSERT 型触发器 | NEW 表示将要或者已经新增的数据 |
UPDATE 型触发器 | OLD 表示修改之前的数据 , NEW 表示将要或已经修改后的数据 |
DELETE 型触发器 | OLD 表示将要或者已经删除的数据 |
创建触发器
语法结构 :
1 | create trigger trigger_name |
示例
需求
1 | 通过触发器记录 emp 表的数据变更日志 , 包含增加, 修改 , 删除 ; |
首先创建一张日志表 :
1 | create table emp_logs( |
创建 insert 型触发器,完成插入数据时的日志记录 :
1 | DELIMITER $ |
创建 update 型触发器,完成更新数据时的日志记录 :
1 | DELIMITER $ |
创建delete 行的触发器 , 完成删除数据时的日志记录 :
1 | DELIMITER $ |
测试:
1 | insert into emp(id,name,age,salary) values(null, '光明左使',30,3500); |
删除触发器
语法结构 :
1 | drop trigger [schema_name.]trigger_name |
如果没有指定 schema_name,默认为当前数据库 。
查看触发器
可以通过执行 SHOW TRIGGERS 命令查看触发器的状态、语法等信息。
语法结构 :
1 | show triggers ; |